中文世界市场深度洞察
2021年04月02日
美国通过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,引发中概股大跌,也加快了中概股回归港股的进程,在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涨跌幅和估值与美股基本同步。
中概股 二次上市 表现
每一次风骚动荡的背后,都是无数的财富被转移
A股 博弈
两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了网传的小米造车计划里:王川,黎万强。
小米造车 王川 黎万强
2020年独角兽榜单有哪些重大变化?透露出哪些科技趋势和投资机会?
中国 独角兽
2021年04月01日
美团想要的是长期主义,它像稻盛和夫一样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路,从一个超级平台继续前进,朝“成为超级零售巨头发起”攻击。
美团 长期主义
不论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都进入震荡蓄势、精选个股的时间,贴标签式从成长转向周期价值风格的最佳阶段告一段落。风格将转向盈利驱动,不论周期价值还是消费成长,不管黑猫白猫,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。
4月 港股 展望
中美利差较大阶段美债利率对中国利率仍有传导,但是本轮的传导在传导机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发生了变化。
美债利率 中国 资产定价
不论是普通的旁观者、米粉,还是对投资小米感兴趣的人,过去一天,都会为小米造车这个消息而兴奋。但在被创业者的信念宣言感动之后,还是应该基于一些更可靠的现实来理性判断小米造车的优势和风险。
小米造车 优势 风险
从微观层面看,当下的全球芯片产能确实供不应求,而从宏观层面来看,情况似乎又是相反的。半导体业的这种现象如同一门“玄学”,很值得进一步探究。
芯片 产能短缺
2021年03月31日
隔行如隔山,进入新赛道,也自然面临诸多挑战。
手机厂商造车 胜算 挑战